邮件系统   
站内检索
綦江区农业资源
发布时间:2017-04-12 15:15:00    作者:    来源:    点击:77044

一、地质地貌我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处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与沉降带间,即四川沉降褶带之川东褶带东缘与川鄂湘黔隆起带西缘的交接部位。地貌类型介于华莹山帚状山脉向南倾没部分和大娄山山脉向北延伸部分之间,全区分为山地和丘陵两种地貌类型,山地占67.6%,丘陵占32.4%,特点是南部高、北部低、边缘高、腹部低,以山地为主,沟深谷多,地形破碎,多孤立山体,少完整山脉,地势高差大。境内最高海拔1814米,最低海拔188米,全区平均海拔920米。

二、土地资源我区幅员面积2178.5平方公里,区境东西宽48公里,南北长82公里。根据94年土地资源详查资料,全区土地面积为3280385亩,耕地面积135.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1%,其中田56万亩,占41.8%,土78万亩,占58.24%,园地2.8万亩,占0.84%,荒坡草地2.5万亩,占0.8%,林地面积95.5万亩,占%,水域66451万亩,占%。土壤分水稻土、此处紫色土、黄壤土、石灰土、潮土、黄棕壤、山地草甸土七个土类,以水稻土和紫色土为主,分别占耕地面积的面积的57.3%和36.3%。

三、水资源我区水资源包括当地径流,过境径流和地下水,多年平均总水量为31.58立方米,年径流总量为18.49亿立方米;全区有12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38.4万千瓦,区境内的有15.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8.15万千瓦。

四、气候资源我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副热带东亚季见特点,地势高差悬殊,地形复杂,四季分明,地区小气候差异大,表现为冬暧、春早、夏热、秋阴、云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9-13℃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42.5-34℃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1.5-6℃之间,全年总积温在6900-4780℃之间,无露期为250-350天,海拔400米以下无露期都在300天以上,从海拔200-1200米农事季节相差40天以上。年降水量平均在1000-1300毫米之间,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达1300毫米。全年日照为在1100-1200小时之间,太阳总幅射约为82.434千卡/平方厘米·年,相对湿度在77-85%之间。

五、生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我区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苕、小麦、黄豆、绿豆、饭豆、葫豆、豌豆、高梁等,以稻、麦、玉、苕为主。其中水稻品种194个,小麦101个品种,玉米53个品种,红苕43个品种。经济作物中属长经作物的有桑、果、茶、枝子、木瓜、红梅、银花、吴于、杜仲、黄柏等共110个品种,以桑、果、茶为主。其中桑6个品种,柑桔23个品种,茶7个品种,其它果树有梨、苹、花红、猕猴桃等共45个品种。短经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榨菜、烟、海椒、西瓜、甘蔗、麻及短经药材生地、粉丹、菊花、川芎、茯苓、瓜篓、山渣、使君子、白术、白芍、白芷、泽夕、桔梗、玄参、大力、白芥、牛夕、天麻、苡仁、穿心莲、荆芥、卜荷、附子、党参、山药、青木香、花粉、郁金、连翘、佛手、防风、茜草、蒲公英、夏枯草、柴胡等,还有日用杂品的席草、葵树,共计400余个品种。短经作物以油菜为主,共9个品种。我区天然次生植被中,有各种速生乔、灌树种、乡土树种以及经济树种共40余个品种。主要有马尾松、华山松、杉木、柳杉、柏木、侧柏、楠木、香樟、白扬、梧桐、板栗、泡桐、苦楝、皂角、洋槐、黄角、香椿、女贞、桉树、麻栎、合欢、马桑、黄荆、桤木、白栎、映山红、枫香、千丈、油橄榄、蜡树、枣树、漆树、棕榈、油茶、油桐、核桃、柿、水竹、慈竹、斑竹、荆竹、刺竹、箭竹、和葛藤、葡萄、野棉花、芭茅、丝茅、蒲公英、夏枯草、柴胡、地瓜等几十种草本植物。天然植被以松、杉为主,占用材林面积70%以上,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带。

(二)动物资源在饲养动物中,猪7个品种,牛5个品种,羊3个品种,鸡7个品种,兔7个品种,鱼类8个品种,蜂2个品种。野生动物有鹿子、野山羊、狼、猴子、狐狸、野兔、野猪、野猫、野鸡、斑鸠、喜鹊、麻雀、乌鸦、白鹤、老鹳、鹰、黄雀等禽兽。害虫天敌有啄木鸟、青蛙、赤眼蜂、蜘蛛等。在生物资源中,红梅、枳壳、五倍子、银花和水牛等名特产,在省内外乃至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綦江红梅以“大耳朵红梅”著称,具有果大、核小、肉厚、酸味浓的特点,至今仍是外商渴求的产品。綦江水牛具有举止灵活,善走山路,体格大,拉力好,步伐快的优点。解放以来,行销省内外30余区,共14万多头,曾得到国务院的嘉奖。

分享到:
重庆农业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