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站内检索
“稻渔共生”一举三得
发布时间:2017-12-26 09:13:44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点击:1496

“稻渔共生”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呢?

    近日,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体系推广科科长翟旭亮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稻渔共作”模式作为一种互补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保证水稻的产量不降低的同时,通过提升水稻、水产的品质来增加效益,实现了“粮渔多赢”的最佳效果。

    首先,是经济效益可观。

    从该站2016年的测产结果显示,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亩均产稻谷450公斤以上,水产品亩均70公斤以上,亩均产值4000元以上,亩均利润2000元以上。2017年,我市“稻渔共生“总产值预计超过5.6亿元,总纯收入达2.8亿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其次,是生态效益明显。

    由于采用生态综合种养的模式,养鱼肥水,种稻净水,化肥农药的施用大量减少,生产的稻谷水产品安全有保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一些企业在规模化经营和优质鱼米品牌产品打造上卓有成效,相继出现了鳅田米、蟹田米、虾田米、稻田蛙等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品牌。

    第三,是社会效益显著。

    我市已成功开发出2个有机稻商标、多个稻田水产品品牌,形成了10多个规模500亩以上稻田综合种养基地。目前,稻田综合种养成效获得各界一致好评。其中,重庆市稻田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稻蛙种养为突破口,在巴南、潼南、大足发展近2000亩种养基地。

    “‘稻渔共生’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还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添了新动能。“翟旭亮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在大足、潼南、武隆、云阳等20多个区县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稻渔共生”的总面积超过14万亩。同时,我市还建立了26个示范区,开展稻虾、稻蟹、稻鱼等多种模式的种养试验,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

    目前,我市稻田综合种养结合模式连续五年被列入全国农业主推技术。按照重庆市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力争建设200亩以上稻鱼种养基地超50个,其中500亩以上稻鱼种养基地超20个。

    本版文 由首席记者 汤艳娟

分享到: